“122”上新! 博物館永久收藏!
2023-05-23 16:13:23
這是首個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演繹的交通安全符號;
這是首件使用千年前傳統工藝制作的交通安全宣傳品;
這是首張被博物館永久收藏展示的交通安全年畫海報;
當國家級非遺項目武強木版年畫傳承人、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康英勤老師將最后一種顏色仔細均勻的拓印在宣紙上,首張122“全國交通安全日”標志手工年畫誕生了!
說起年畫,很多年輕人可能不熟悉了,它可是陪伴了一代又一代老百姓的“吉祥物”。每每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貼上各式各樣的年畫,門神、胖娃娃、財神爺……無論是哪一幅年畫,都代表著對幸福安康的期盼,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南桃北柳論畫莊,農家年畫數武強”。產生于燕趙大地的武強年畫,出自北方農民藝人之手,帶有燕趙人民粗獷豪放的風格特征,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堪稱中國民間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河北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聯合武強年畫博物館,邀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使用最傳統的木版水色套印技法,歷時半個月制作了122“全國交通安全日”標志年畫。該套年畫的模板因制作精美、題材獨特被全國首家也是最大的年畫專題博物館——武強年畫博物館永久收藏展示。
與以往成批膠印或電腦繪制的年畫海報不同,122“全國交通安全日”標志年畫僅制作就分為“分色繪稿、套色雕版、手工印刷”三道工藝,每一道都是大師手工完成,才能原汁原味呈現這樣古樸雅拙的濃厚生活氣息。
分色繪稿:須臾筆硯間,淋漓走元氣
按照“122”標志圖樣的比例和造型,先進行鉛筆稿的繪制,再用毛筆勾勒出墨線稿。
“122”標志是由紅、黃、綠三種顏色構成,代表交通信號指示燈,所以需要在墨線稿的基礎上,分別制作三種彩色的著色稿。
套色雕版:雕琢顯神韻,妙手奪天工
木版年畫從一塊雕版開始,手工雕刻的過程也是較為復雜,毫厘間見功夫,雕版要歷經上千次的雕琢才能呈現出“122”標志的神韻。
看似只是一張紙的“122”標志年畫,需要制作墨線雕版和紅、黃、綠三種不同顏色的套色雕版。
墨線版
紅色雕版
黃色雕版
綠色雕版
手工印刷:一紙一世界,一印一乾坤
工藝大師先根據制作的“122”標志大小,將熟宣紙裁成合適的尺寸,用棕刷均勻的將墨涂于墨線版上,直到墨線變得非常清晰。
墨線版完成后,就可以開始其他顏色的印刷了,通過放置畫板、墊紙、摸板、敲板等方式對顏色進行精準定位。
每印刷完成一個顏色,都需要用草板紙將畫面壓住進行干燥,每張“122”logo年畫印刷環節就需要半小時。
用古老的手工年畫工藝制作的
122“全國交通安全日”標志年畫
剛勁有力,簡明質樸,生動大方
從古樸濃厚的生活氣息中
滲透出刻在中國人骨子里
對平安幸福的追求
無論春節還是平日
不論老人還是兒童
看到這樣一副寓意
送平安、接福氣的“老年畫”
都會在內心描述出一篇
交通安全“新故事”
這就是傳統文化與交通安全
融合迸發出的時代作品